就诊时间 上午:8:00-11:30 下午:13:00-16:30

员工登陆 | 员工注册 | 就诊导航 |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投诉电话:0511-88773988(8:00—16:30)
心理援助热线:12356(全天24小时)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-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科普园地
联系我们

电话:0511-88773700
地址:江苏省镇江市团山路199号

科普园地

【科普园地】凛冬将至,构建你的5大“情绪免疫系统”

时间:2025-11-17 | 作者:党办 | 来源:

每年11月起,随着气温骤降、日照缩短,医院心理科的门诊量会出现15%~20%的季节性增长——这些患者中,不少人并非单纯的“怕冷”,而是陷入了“冬季情绪低谷”:睡眠增多却总觉疲惫、食欲亢进尤其渴望甜食、对社交活动提不起兴趣……这些看似“冬眠式”的变化,实则是心理韧性不足的信号。

面对低温、短昼与年终压力,给心理穿上“保暖衣”


(一)冬季情绪危机的三重诱因

当冬季成为情绪的“隐形杀手”,从“怕冷”到“怕郁”的科学预警,冬季情绪危机背后有三重诱因:

(1)光照减少:冬季日照时间大幅缩短,导致大脑血清素水平下降,褪黑素分泌增加,直接引发“情绪冬眠”状态。

(2)年终压力叠加:职场考核、财务结算、家庭聚会筹备等压力集中爆发,持续的压力荷尔蒙削弱情绪调节能力。


(3)社交减少:寒冷天气让人们户外活动减少,独居人群的社交频率显著下降,孤独感更容易诱发情绪问题。


(二)心理韧性:情绪免疫系统的“核心抗体”

心理韧性就像情绪的“免疫系统”,能帮助我们在冬季情绪风暴中保持平衡。研究显示:高韧性人群冬季抑郁发生率比低韧性人群低62%,其关键在于他们能够主动激活“情绪免疫系统”的五大防护机制。

构建情绪免疫系统的5大核心支柱

第一支柱:光照与昼夜节律调节——给大脑“充电”


冬季情绪低落的本质是“大脑能量不足”:视网膜感光细胞接收光照减少,导致生物钟中枢功能紊乱,进而引发睡眠-觉醒周期失调。

解决方案:

严格作息“锚定”生物钟:固定就寝/起床时间(如23:00-7:00),周末偏差不超过1小时,避免“补觉”打乱节律。

睡前1小时禁用电子设备(蓝光会抑制褪黑素达50%),可用暖光台灯阅读纸质书。

第二支柱:营养与代谢优化——给情绪“加餐”

冬季食欲亢进的背后是大脑的“生存本能”:身体试图通过囤积碳水化合物来应对“潜在饥荒”,但精制糖会导致血糖波动,加剧情绪过山车效应。

解决方案:

减少反式脂肪(如油炸食品、植脂末),其会降低血清素转运体活性,加重抑郁;

控制酒精摄入(冬季火锅局高发),酒精初期可能兴奋神经,但长期会破坏5-羟色胺平衡。

第三支柱:认知重构与压力缓冲——给思维“换挡”

年终焦虑的核心是“灾难化思维”:大脑将“可能失败”放大为“必然毁灭”,激活杏仁核的恐惧反应。认知重构通过改写“思维脚本”,削弱负面情绪的神经通路。

解决方案:

三步认知“解压法”:

识别“情绪陷阱”:常见冬季认知偏差,“今年业绩没达标,我是个失败者”(过度概括)、“春节亲戚肯定催婚,太可怕了”(灾难化)。

生成“理性回应”:将“我必须完美完成年终报告”转化为“我会尽力而为,允许存在改进空间”;将“冬季情绪差是我的弱点”转化为“这是人类进化的生理反应,我可以科学应对”。

实践“小步验证”:每天完成1件“微小挑战”(如主动和同事打招呼、尝试新菜谱),用事实反驳“我做不到”的负面预期。

第四支柱:社交联结与情感支持——给心灵“供暖”

孤独感会激活大脑的“疼痛网络”,产生类似生理疼痛的负面体验;而高质量社交能释放催产素,抑制杏仁核活性,相当于给情绪“注射疫苗”。

解决方案:

每周安排2~3次“温暖社交”:邀请朋友家中煮热红酒、组建线上读书会、与家人玩桌游。

尝试“深度聊天”:超越寒暄,分享各自近期的困惑与成长,研究表明每周3次、每次30分钟的深度交流可使情绪满足感提升45%。

第五支柱:行为激活与意义感构建——给生活“上发条”


冬季活动减少会导致“行为-情绪恶性循环”:越不动越低落,越低落越不想动。行为激活通过“小目标-正反馈”机制,重建大脑的“奖赏回路”,提升掌控感。

解决方案:

“5分钟启动法则”:当不想活动时,告诉自己“只做5分钟”(如整理书桌、做10个深蹲),往往开始后会自然延续。

“意义感日记”练习:每晚记录3件“有意义的小事”,如“今天给朋友寄了明信片”“学会了煮银耳羹”,强化“我在创造价值”的认知。

警惕!冬季情绪“危险信号”与就医指南

若出现以下情况,提示情绪免疫系统已“失守”,需及时寻求专业帮助:

· 持续2周以上的情绪低落(晨起加重)、兴趣丧失、自责自罪;

· 躯体化症状:不明原因的头痛、胃肠功能紊乱、性功能下降(排除器质性疾病);

· 行为异常:过量饮酒/吸烟、网购成瘾、回避必要社交(如拒绝上班/就医)。

冬季并非情绪的“敌人”,而是构建心理韧性的“契机”。正如极地动物通过进化适应严寒,我们也能通过激活“情绪免疫系统”,将冬季的挑战转化为成长的养分。

在这个冬天,让我们一起给心理穿上“保暖衣”,迎接每一个黎明的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