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诊时间 上午:8:00-11:30 下午:13:00-16:30

员工登陆 | 员工注册 | 就诊导航 |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投诉电话:0511-88773988(8:00—16:30)
心理援助热线:12356(全天24小时)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-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科普园地
联系我们

电话:0511-88773700
地址:江苏省镇江市团山路199号

科普园地

【科普园地】“剁手”背后的心理危机:当购物不再是享受,而是成瘾

时间:2025-11-10 | 作者:党办 | 来源:

今天,我们不谈购物,来谈谈购物成瘾。

什么是购物成瘾?它远不止“爱买东西”

每当你刚拆完快递,购物车又满了。明明不缺东西,却总控制不住购买冲动,拆快递时兴奋,之后只剩负罪感,这可能是“强迫性购物障碍”,即购物成瘾。

购物成瘾是难以抵抗、反复出现的购物冲动,即便有负面后果。购物者追求的是购物过程中的短暂兴奋、愉悦和释放感。

六大信号,判断你是否“成瘾”

若符合以下多数特征,需警惕:

1. 情感驱动型消费:购物为“疗伤”,是应对负面情绪的首选方式。

2. 强烈的失控感:无法控制冲动,消费超计划,在“剁手”和“后悔”间循环。

3. 典型的“购物高潮”与“宿醉低谷”:高潮期极度兴奋期待,低谷期后悔、负罪和自我厌恶。

4. 隐瞒与欺骗:对家人隐瞒购物,藏匿商品、谎报价格,甚至借钱、透支信用卡。

5. 负面后果蔓延:包括财务危机、关系紧张、内心痛苦。

6.物品堆积如山:大量商品未拆封,失去实际价值。

我们为何会陷入“买买买”的漩涡?

生物学上:

· 购物时,大脑会释放多巴胺,带来快感。成瘾者会不断追求这种“奖励”,但如同药物耐受,需要更频繁、更大量的购物才能获得相同的兴奋感。

心理上:

· 情绪调节困难:无法用健康方式处理负面情绪,将购物当作“快速止痛药”。

· 低自尊与空虚感:通过购买名牌、新款来提升自我价值感,填补内心空洞。

· 完美主义:通过购买“完美”的物品来寻求对生活的控制感。

社会与文化上:

· 广告与社交媒体的“种草”:不断刺激欲望,营造“拥有即幸福”的假象。

· 便捷的支付方式:信用卡、网贷、移动支付让花钱毫无实感,降低了消费的“痛感”。

购物成瘾失控会带来全方位负面影响,如财务困境、内心焦虑抑郁、关系破裂、身体健康问题。

·认识到问题,是康复的第一步。

·如果情况尚轻,可以尝试自我调整

1.识别触发点:记录每次冲动购物前的情绪和情境(如感到压力、无聊、刷社交媒体后),从而有意识地避开。

2.实施“冷静期”规则:看中某样东西,强制自己等待24小时、48小时甚至一周后再决定。你会发现,大多数冲动会在此期间消退。

3.更换支付方式:用现金支付,重新建立花钱的“痛感”,尽量避免使用信用卡和网贷。

4.寻找替代活动:当购物冲动来袭时,转而去做运动、听音乐、联系朋友、阅读等健康的活动来转移注意力。

5.清理库存:整理自己已经购买的东西,面对堆积如山的未拆封物品,能有效浇灭购买欲。

如果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生活,请务必勇敢地寻求专业帮助!

· 心理治疗:

1.认知行为疗法(CBT):非常有效,能帮助你识别并改变导致购物冲动的扭曲思维和行为模式。

2.心理动力学治疗:探索购物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问题和情感创伤。

3.药物治疗:如果伴有严重的抑郁症或焦虑症,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抑郁药物(如SSRIs)来稳定情绪,作为辅助治疗。

最后,购物成瘾是需严肃对待的心理健康问题,理解本质、识别征兆并积极求助,走出恶性循环、重建健康生活是可能的。

双十一购物节已经开始,请您理性消费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