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诊时间 上午:8:00-11:30 下午:13:00-16:30

员工登陆 | 员工注册 | 就诊导航 |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投诉电话:0511-88773988(8:00—16:30)
心理援助热线:12356(全天24小时)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-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科普园地
联系我们

电话:0511-88773700
地址:江苏省镇江市团山路199号

科普园地

【科普园地】被“遗忘”的人也需要被看见——给痴呆照护者的情绪自救指南

时间:2025-09-22 | 作者:党办 | 来源:
我每天都在崩溃边缘,却又不敢倒下。”

65岁的张女士在门诊红着眼说。她照顾老伴3年多,如今患者大小便失禁、频繁走失,她连买菜都不敢离开半步。张女士的困境,是千万痴呆照护者的缩影。

一、为什么照护者最容易“情绪骨折”

疾病走向未知:下一步会有怎样变化?会忘记什么?会不会走丢?
行为冲突:患者反复提问、拒绝洗澡、半夜吵闹、甚至打人。
无休模式:24小时待机,缺觉、缺私人时间。
经济与家庭分歧:长期用药、请护工、子女意见不一。
预演失去:看着亲人逐渐“消失”,提前经历失去的痛苦。

二、早中晚三期“减压处方”

早期:学习+记录,减少焦虑

行动1:补知识

通过权威书籍、医生咨询、线上科普视频等了解疾病规律,明白“患者不是故意捣乱”。

行动2:“微小胜利”记录法

每天记录患者的小进步(如自己吃饭、认出家人等),用证据对抗“患者什么都做不好”的悲观想法。

中期:15分钟“偷闲法”

行动1:15分钟“偷闲法”

利用患者午睡或安静的时间,每天3次进行15分钟冥想、听轻音乐或简单拉伸,提升自己的情绪耐力。

行动2:预判情绪风暴,提前干预
观察患者行为征兆(如搓手、语速加快=可能烦躁),提前转移注意力(如递零食、放音乐等),减少冲突。

晚期:把悲伤转化为纪念

行动1:用回忆疗愈悲伤

整理照片、制作“记忆盒子”,或录制视频等。

行动2:接受专业临终关怀指导
与医生讨论照护方案,明确目标,减少决策焦虑。

三、随身携带的“情绪急救包

①情绪3秒暂停:

察觉—深呼吸—离开现场1分钟、写日记或“打电话给亲友”发泄情绪。
②魔法句式:
对患者:“我知道你不舒服,我们先试试A还是B?”
对外人:“谢谢关心,这是病症表现,我们正在学习应对。”
③ 自我关怀KPI:
 每周至少2次社交活动(如参加互助小组、公园散步)。
 每月给自己放一天“替代照护假”,由日间照料中心或家人接力。

四、让家人从“观众”变“队友”

一张A4任务表:喂饭、擦身、陪散步,轮流打勾。

• 每周10分钟家庭会议:一人发言,其余倾听,避免“你怎么连这都干不好”的指责。

五、特别提醒:这些误区要避免

1. “我必须完美照护”:接受自己偶尔的失误,照护者也是普通人。

2. “不能哭,要坚强”:悲伤时允许自己流泪,向亲友倾诉或写日记释放情绪。

3. “一直陪在身边就行”:过度牺牲自己的社交和健康,反而会降低照护质量。

六、简易版照护者情绪自测表

1.经常失眠,靠药物入睡

2.对家人或患者易怒,事后自责

3.感觉无力,对未来绝望

4.身体出现不明疼痛(如头痛、胃痛等)

5.对社交活动完全失去兴趣

注意:若符合3条以上,

建议立即寻求专业帮助

痴呆照护是一场马拉松,情绪管理是保护自己的“铠甲”。通过科学方法调整心态、借助家庭和专业支持、保持自我关怀,你不仅能更好地照顾患者,也能让这段旅程少一些痛苦,多一些温暖。请记住:照顾好自己,才是对患者最好的关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