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园地
【科普园地】立秋第一口应该怎么吃?3多3少3不做,整秋少生病!
“秋天的第一杯奶茶”先等等
8月7日迎来立秋
中医说:立秋阳气收敛、阴气渐长,吃错一季难受半年。跟着我们做“3多3少3不”,整秋少生病!
三多 · 吃出黄金肺
一要多食酸。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肺主秋,肺收敛,急食酸以收之,用酸补之,辛泻之。”说的就是酸味可以收敛肺气,因此,立秋以后,我们可以多吃一些酸味的蔬菜水果以养肺,如西红柿、葡萄、猕猴桃等。
二要多食润。《黄帝内经》讲“秋冬养阴”,意思是秋冬之时,万物敛藏,宜顺时而养,须护藏阴精,以润养五脏。立秋之后气候干燥,容易伤耗津液,根据中医“燥则润之”的原则,应多吃养阴润肺防燥食物,如芝麻、莲子、梨、百合、蜂蜜、银耳等。
三要多运动。秋高气爽季节,可根据自身情况多运动,户外运动效果更好,比如散步、爬山等,以提高肺脏的功能和免疫力,增强抗病能力。
三少 · 避坑指南
一要少生冷。由于立秋后昼夜温差大,气温逐渐降低,阴气渐长,人体的阳气也逐渐衰退,南方雨水多,湿气重,都会导致脾胃虚弱,因此要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,以防腹泻发生。
二要少辛辣。秋燥容易伤人的气阴,辛辣食物也易散气伤阴,因此,要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。
三要少骤加衣。我国民间有“春捂秋冻”的谚语,虽然立秋以后,早晚天气较凉,要循序渐进“秋冻”,使身体逐渐适应寒凉的气候。
一不熬夜。立秋后天气转凉,黑夜变长,我们应该顺应大自然阳气收敛的规则,早睡早起。
二不悲秋。立秋后花草树木逐渐凋零,容易使人心情低落,要保持乐观心态,积极向上,避免过度的焦虑和悲伤。
三不乱补。我国民间有“贴秋膘”的习俗,但也不能过度,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肥胖,同时要根据个人体质,在中医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补。





